铁骑冲锋是一款以三国为背景的网页游戏。这是一款养成游戏。类似于QQ之前发布的七侠网页游戏。中国古代骑兵的集体冲锋到底有多可怕?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骑兵,重骑兵往往身披两件铠甲,马匹也身披铠甲,在前方呈水平线冲锋,其他骑兵则在侧翼包抄。面对等待的步兵和矛方阵,稍有脑子的骑兵部队绝对不会进行自杀式冲锋。
钢铁骑兵冲锋这款游戏怎么样?
铁骑冲锋是一款以三国为背景的网页游戏。这是一款养成游戏。有特殊系统、宝石系统、官方封地、庆典系统、贸易系统、镇压天下匪徒等玩法。类似于QQ之前发布的七侠网页游戏。可以建立联盟,共同升级、培养英雄。我们也可以一起战斗。我曾经玩过一个游戏,七个盟友向世界上最大的联盟宣战,同时到达战场。消灭对手。那么我的联赛就是第一。
古代决战时,站在前排的士兵就必死无疑吗?
古代战争中,敌我双方数十万人聚集在一起,殊死搏斗。就算一方大获全胜,死了几千人,那站在前排的士兵就一定会死吗?古罗马步兵广场上,站在前排的都是一些青壮年。抓住敌人后,他们要和对方缠斗一段时间,然后后面的老兵则穿插作为替补作战。所以基本可以理解,站在第一排的人都是充当炮灰的士兵。那些有幸活下来并能战斗的人成为退伍军人,享受高水平的待遇。
在我国古代,在穿甲箭发明之前,第一排士兵需要身穿重甲,手持大盾来应对敌人。所以,一些普通的弓箭,对抗鳞甲、环甲等防护装备,作用不大,但这些战士手中的盾牌,却可以有效抵挡弓箭的射击。一般来说,这些人待遇都比较好,站在前排还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在奖惩机制的激励下,这些战士们不畏死亡地战斗。不过这样的伤亡率实在是太高了,以至于到了后期基本上都是以平民作为肉盾先死,以保留一些精锐老兵。
明清时期,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李自成、张献忠为了保存自己的老将,经常驱赶老百姓带头。既然第一排死亡率高,那么站在后排安全吗?古人的装备虽然落后,但他们并不缺乏攻击后排的手段。他们会组织大量弓箭手,使用骑兵冲锋,并拥有坚不可摧的大型投石机,或者使用挂满鞭炮的火牛阵、土火箭等攻击后排的士兵,从而认为站着的士兵后面都是安全的基本上是一种错觉。如果你敢退一步,那么监督队的刀就在等着你。
为什么感觉古代战争中骑兵非常厉害呢?对付骑兵不就是用一根长棍吗?
答:20多年前,轰动全球票房的“好莱坞大片”《勇敢的心》中,一个让很多“业余军事爱好者”兴奋不已的情节就是“用长棍打骑兵”。影片中,“苏格兰英雄”在面对英格兰国王麾下武装到牙齿的“三百骑兵”时,果断使出了“长棍打骑兵”的战术。这群起义军连铠甲都没有,衣衫褴褛,只是拿起长棍,对英国骑兵进行肆意刺杀。他们杀了“三百军”,打了一场堪称战争电影史上的经典之战。“杰作”。
这样的“神作”也让不少“业余军事爱好者”惊叹:既然一根长棍就能把嚣张的骑兵打趴下。这种古代传说中强大的骑兵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实上,“长棍打骑兵”这件事从理论到实践确实是可行的。不过,古代正规军使用的是“长棍”——矛的升级版。就中国古代战争而言,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最长的长矛有六米长。
诸葛亮北伐时,他的军队的木柄枪长四米多,竹柄枪长五米多。此后,金、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矛一直是军队的制式装备。宋军中的“拐屠枪”、“赵枪”等长枪,长度都在二尺以上,还有专门的“枪车”——,都是用来对付骑兵的。那么有了长矛,能对付骑兵吗?如果真这么简单的话,骑兵早就被消灭了。首先,在真正的古代战场上,骑兵绝对不会像《勇敢的心》那样愚蠢。
骑兵之所以可怕,首先是因为其灵活的作战方式。面对等待的步兵和矛方阵,稍有脑子的骑兵部队绝对不会进行自杀式冲锋。宋金战争史上的一个战例可以证明这一点:当时,17支金军骑兵经过磁州,被2000名宋军步兵包围。只见这十七名晋骑兵果断分成三队:七名骑兵迎头冲锋,另外十名骑兵分成两队,一边冲锋一边左右射箭,一口气击溃了两千宋军。
这样的场景单凭文字记载很难理解,但在战场上却是很正常的现象:十七名骑兵依靠高速,利用兵种优势发起攻击。手持长矛等武器的步兵,看似数量较多,但缺乏训练,没有速度优势。他们只是站在那儿白白挨打,当然是被打得倒地不起。如果把《勇敢的心》号“大木棍”的苏格兰起义军“输送”到磁州,面对这十七名骑兵和战术娴熟的金兵,相信即使有“主角光环”加持,也能酿成悲剧想想看……小规模冲突确实如此,但大规模战斗中,胜负就不是“一根大棒”的问题了。
南宋段平入洛之战: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的南宋步兵团,列队在洛水背上,迎战蒙古骑兵。宋军将士虽然顽强作战,多次击退了蒙古骑兵的冲锋,缴获了大量蒙古军装备。但宋军已多日断粮,不得不在没有骑兵的情况下冒险突围。结果,蒙古骑兵抓住机会,在宋军步兵突破时,派出骑兵尾随射击。数万宋军仅剩300人退至内地。
其次,即使骑兵“讲武德”,正如步兵“拿着大棒”所期待的那样,也只是面对面冲锋。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步兵手中的棍子有多长,仍然无法阻止对手。中国古代骑兵的集体冲锋到底有多可怕?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骑兵,重骑兵往往身披两件铠甲,马匹也身披铠甲,在前方呈水平线冲锋,其他骑兵则在侧翼包抄。“拿着长棍”的步兵基本上无法承受如此猛烈的冲击。
明末军事家熊廷弼也曾描述过明代八旗铁骑冲锋的情景:清军的先头骑兵,往往是一人两马,身着重甲向前冲锋。就用这个简单的战术,他们就摧毁了许多明军阵型。——对付这样的骑兵,哪里有“长棍之事”?因此,在中国古代王朝中,想要以骑兵的优势击败对手,首先必须强调阵法。不同兵种必须根据武器和战术的特点形成配合。以唐朝军队为例,记载为《太白阴经》。万人的唐军除了配备数万支长矛外,还必须拥有弓和大量的弩。
战斗时,弩手、炮手、剑手、骑兵相互配合,歼灭敌方骑兵。第二,军队必须有建制力量。即使是在缺乏骑兵、装备大量长矛的宋朝,如果想赢得对周边辽、西夏、金等强敌的歼灭战,也得动用弓弩手、步兵、多兵种的优势也需要骑兵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手致命一击。例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宋辽战争雁门关之战时,面对辽国十万骑兵的嚣张气焰,宋军将领杨业使用了雁门关地形部署步兵固守险境,牵制辽军攻势。之后,他亲自率领数百骑兵从背后攻击,最终一战大败辽军,为他赢得了“杨家将军”的美誉。
明清时期,冷热兵器混杂,面对敌人强大的骑兵,想要取得胜利,就必须依靠多兵种严格的战术纪律。明朝时期,于大猷依靠战车、骑兵、步兵的战术,以3000人的兵力击败了数万鞑靼骑兵。明朝大英雄戚继光制定了极为详细的作战:装备有火炮、火枪、火箭、长矛的明军,在当地骑兵六十步外时,不准乱射。他们下令依次进攻。当敌人遭到枪械袭击时,他们就派兵出击,一举击败了敌人。
凭借这样的战术,戚继光一度迫使鞑靼部落乞降,而曾经战乱不断的蓟镇地区也获得了长久的和平。清朝中前期,清军使用霰弹枪、火炮和步兵、骑兵轮番进攻,多次重创准噶尔骑兵,维护了西北的和平。但同样值得说的是,无论战术多么出色,无论战术纪律多么完善,他们仍然依赖于日常的刻苦训练。一支纪律不严的军队,即使战术再好,也执行不了。
比如,火器种类繁多、战术精良的明军为何在明末屡屡被清军八旗击败?再说说萨尔浒战争之前的细节:那些参战的明军日常战术训练只是为了“看外表”,也就是炫耀。这种天天装糊涂的队伍,到了战场就会被蒙蔽。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长期腐败的清军八旗也成为“炫耀”的典型。清朝名将吴兰泰感叹说,当时清朝驻守的八旗人连刀枪弓箭都没有练过。射箭十次有五次都不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bdry.com/yangshengrenqun/nvxys/1656.html
相关热词:
时间:2024-03-18
时间:2024-04-10
时间:2024-03-26
时间:2024-04-17
时间:2024-06-06
时间:2024-05-28
时间:2024-03-18
时间:2024-05-06
时间:2024-04-14
时间:2024-04-18
时间:2024-03-18
时间:2024-04-20
时间:2024-03-24
时间:2024-04-10
时间:2024-03-26
时间: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