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后中班幼儿交流分享,以及中班游戏交流分享策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游戏后中班幼儿交流分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班游戏交流分享策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为主,借助真实或替代材料,通过角色扮演,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可以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游戏内容、分配游戏角色和制订游戏规则,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有较强的角色意识,游戏情节丰富,有了与他人交往的意愿,但游戏主题不稳定,不具备交往的技能,在游戏中会出现频繁“换场”的现象。由此,围绕角色游戏中教师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怎样才能充分挖掘角色游戏的应有价值等问题,我进行了以下思考与尝试。
一、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拓展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可以开展的角色游戏主题就越广泛,游戏情节也会越丰富。因此,丰富幼儿的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有助于拓展幼儿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源于生活、周围环境等,同样也受年龄、社会、时代的制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通过组织幼儿参观、有目的的谈话、信息交流、有趣的教学活动等,加深幼儿对周围生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印象,使角色游戏主题广泛、新颖,情节发展逼真而富有童趣,使幼儿对角色的认知更为完整。如为了丰富幼儿扮演理发师的经验,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理发店参观,通过教师和理发师的对话,以及理发师亲切的语言、熟练的动作、对顾客热情的态度,激发幼儿模仿的愿望,为“理发店”游戏的开展打下基础。
教师应建议并提倡家长有意识地多带幼儿外出、多接触事物、多与幼儿交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利用周末带幼儿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一看,也可以带他们一起去银行、菜市场、商店等,看一看叔叔阿姨是怎样工作的。又如,为了丰富幼儿扮演医生的经验,除了利用谈话启发幼儿的原有经验外,教师还可以建议家长带幼儿去看病时,有意识地告诉幼儿医生、护士是怎样工作的,让幼儿了解医生为病人看病要先询问病情,然后检查,最后才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治疗;护士则主要负责打针和护理病人等。
二、把握游戏材料投放的尺度,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
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物质基础。随着中班幼儿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对玩具种类的需求增加,因此,教师既要把握游戏材料投放的尺度,又要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游戏材料,以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首先,游戏材料应该是常见的、安全的,尽量真实、耐用,不讲求价格昂贵,如用泡沫做成的“蛋糕”,用厚纸和透明塑料片做成的“饼干”,都很受幼儿的欢迎。其次,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材料的多元价值,将现有材料加以改造,变成幼儿所需要的学具或玩具,如方便面盒子可以做成手工游戏中的收纳盒,也可以做成建构游戏中建筑工人的安全帽等。再次,游戏材料的投放不能一味求“多”和“新”,而要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层次性。教师既不能把材料一股脑儿全部投放进去,也不能过于频繁地更换,而应分期、分批投放,并依计划不断更新材料,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数量适宜、新旧材料比例得当等原则。
最后,游戏材料的投放还要给幼儿留有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以引发幼儿以物代物、一物多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让幼儿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和组合这些材料,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小吃店”,幼儿将白纸剪成细条当做面条,将红色、绿色的信纸剪碎当做菜;在“美容店”,幼儿用头花替代手镯进行打扮。
三、适时指导,促进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
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虽然有分工、有合作,但他们的计划性较差,不具备交往技能,常常会与同伴产生矛盾。因此,在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的谈话,观察幼儿之间的交往,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从而有的放矢、适时地给予幼儿帮助和指导,促进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
教师给予幼儿的指导可以是直接的,包括指示、直接教和具体指挥等。如开展“小菜场”游戏时,教师可以直接教幼儿认识菜名、菜价和学会使用杆秤等。事实上,在角色游戏中,教师更多的应采用间接、隐性的指导,主要包括用语言提醒、提示、评论、适时地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以角色身份影响或参与游戏等,这些方法都能很好地推动幼儿游戏的开展。如“小”房中的品用完了,幼儿的游戏便“卡壳”了,这时教师可以用一两句简单的语言提示:“是从哪里生产出来的?可不可以在房旁开个制厂,加工生产各种各样的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自己动手用橡皮泥制造丸,这不仅解决了游戏中的“卡壳”问题,而且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丰富了角色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促使游戏向更深层次发展。又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客人”去“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坚持不让他进门,但“客人”非要挤进去,两人便争吵起来。这时,教师以“奶奶”的身份加入游戏,让“主人”说一说,为什么不让“客人”进来。原来,娃娃家已经有许多“客人”,家里比较拥挤,坐不下了,“客人”听后说:“我等会儿再来。”教师通过及时介入,平息了冲突,使得游戏得以继续开展。
角色游戏不仅仅是单纯的随意模仿行为,它实际上也是幼儿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进行适时指导,挖掘角色游戏中的教育功能,发挥游戏在幼儿智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良好品质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在角色游戏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语言和智力的发展。在社会交往方面,教师要指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学会合理解决游戏分歧、纠纷甚至冲突等,促进幼儿掌握新的交往技能。如在“快餐店”游戏中,两名幼儿都争着要去送外卖,教师建议“快餐店”的其他“员工”出谋划策,最后大家建议用“剪刀、石头、布”来解决,赢的人去送外卖,输的人就留在店里做服务员。幼儿通过同伴协商,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
四、有效讲评,深化角色游戏的价值和内涵
角色游戏的讲评是教师有效指导和深化角色游戏不可缺少的环节。讲评内容主要包括角色意识、主题选择、材料使用情况、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等,讲评方法可以采取小组互评、个人自评或者教师对典型案例适当评价等。
要做到有效讲评,教师就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尽量不要提出“是不是、好不好、能不能”之类的封闭性问题,也不要按照自己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某某玩得很好”“某某收拾东西很整齐”“某某很有礼貌”。通过讲评,教师要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明确角色意识和游戏规则,掌握交往技能和相应的规范。
此外,教师在讲评中要善于挖掘幼儿游戏中有价值的经验,并加以强调、肯定,从而推动幼儿的发展。如游戏中幼儿出现用形状和功能相似的物品替代其他物品的行为,教师在讲评环节要对这些以物代物的经验加以强调和肯定;又如,“小超市”游戏中,营业员在小超市没人光顾时,想到去其他游戏区(理发店)进行“上门销售”,教师要对这些新的游戏行为给予赞赏和肯定。教师也可以在讲评中有选择地改变一些游戏主题,或者适时延伸、拓展出新的游戏主题,进一步深化游戏的内涵。
关于游戏后中班幼儿交流分享和中班游戏交流分享策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游戏后中班幼儿交流分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班游戏交流分享策略、游戏后中班幼儿交流分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bdry.com/yundongyangsheng/gcw/7521.html
相关热词:
时间:2024-03-18
时间:2024-04-18
时间:2024-06-30
时间:2024-05-26
时间:2024-04-18
时间:2024-04-19
时间:2024-08-06
时间:2024-06-02
时间:2024-04-21
时间:2024-03-30
时间:2024-03-26
时间:2024-03-26
时间:2024-08-08
时间:2024-04-12
时间:2024-05-24
时间:2024-07-22